2008年8月27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明星”归来
本报记者 陈岚/文 陈立波/摄

  昨天上午9点刚过,杭州萧山机场的出口处人头攒动,陆续赶来的媒体记者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。所有的记者都在等待一批闪亮的“明星”,他们就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浙江奥运志愿者代表。
  从8月3日到奥运会结束,我省的80名奥运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对山地自行车、场地自行车、小轮车3个项目的一系列赛会服务工作。
  在过去的二十几天里,他们起早摸黑,风雨无阻,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岗位。“我参与、我奉献、我快乐、我成长”,是志愿者发自内心的呼声和坚守的底气。昨天,他们中的三十多人回到杭州。
  早上10点,身穿蓝色志愿者服的他们出现在记者的视线里。
  走在队伍最前端的是漂亮姑娘李颖。暑假前,她刚从英国留学归来,马上就加入了奥运志愿者的行列。李颖脖子上挂胸牌的绳索显得与众不同,上面缀满了各种图案的漂亮徽章。 “这些都是在北京同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交换来的。”李颖兴奋地一一给记者介绍,“把这些徽章都挂在胸前的时候,能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荣耀。”
  记者又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,她是来自中国计量学院的志愿者卓小红。奥运会开幕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,所有的浙江奥运志愿者聚在一起,给她过了一个简单又隆重的生日(详见本报8月11日第2版报道)。
  半个多月过去了,卓小红看起来比刚去的时候瘦了些,但脸上依然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幸福。“参与北京奥运的这段记忆,对于我们每一个志愿者来说,都太宝贵了。当我们送别最后一批观众,说着那句简单的‘感谢您来观赛’的时候,好多志愿者都禁不住泪流满面。”
  卓小红告诉记者,在承担观众坐席服务的那几天里,她必须始终面对观众席,即使身后的比赛异常激烈,也不能回头看一眼。“当时虽然心里有些煎熬,但每次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响起的时候,我就把这些都想象成是送给我们的喝彩。”
  志愿者们以他们真诚的微笑、周到的服务、细致的关怀,成为奥运会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他们的评价:“感谢成千上万、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。没有他们,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。”
  另据悉,我省20位残奥会志愿者将于9月1日奔赴北京,开展北京残奥会赛会服务。